查看原文
其他

成中英 | 中国文学的人文永恒性及价值崇高性 |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:中国文学与语言视角的观察①

成中英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2-06-06

◆ ◆ ◆ ◆

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

有学术的思想 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

官网地址     http://www.tsyzm.com

◆ ◆ ◆ ◆

注: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,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,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,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“在看”或者给“探索与争鸣杂志”公众号设置“星标”(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)。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,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。自2018年6月1日起,本刊只接受《探索与争鸣》网站投稿。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.tsyzm.com。原编务邮箱tsyzm@sssa.org.cn停止使用,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@126.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。


2020 年,国内疫情还处在紧张情势下时,我们就着手筹备人文学术界一次大规模的国际视频学术研讨会,并将主题确定为“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”。学界同仁对这一主题都有自己的理解,不少人认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不是靠说出来的。我同意这样的看法,但还是坚持,文化自信仍有“说”的必要:文化自信如果必须与文化传统、文化品质、文化影响自然联系在一起,那么,文化传统、文化品质,特别是文化影响,是不是更需要通过研究、讨论、阐述、论证甚至争辩才能够更加清晰地被厘定、聚焦、呈现和传承?经过成中英等学术巨擘的认真考察与辨析,我们会发现,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说,而且还非常需要说,因为许多问题要说清楚真的很难,需要经过翔实的研究和睿智的思辨,细致的论证和精切的比照,缜密的思虑和审慎的表述。这组跨度较大的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的文章,连同各位专家热烈而认真的远程交流,都足以说明,“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”是一个非常有内涵,甚至是短时间内“说不尽”的话题。


——主持人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寿桐


中国文学的人文永恒性及价值崇高性

成中英 |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

本文刊载于《探索与争鸣》2021年第2期

非经注明,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


成中英教授



我虽然一直从事哲学思考、哲学教学方面的工作,但是我非常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,尤其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之于中国现代人之发展的基础问题。实际上,文化开始于文学,文学开始于“文”,这是一个很根本的事实,不单在中国文学,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也是如此。所以今天谈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问题,当然有它的时代意义,即我们对自己文化中的“文”的传统、文学传统到底有多少认知、多少把握、多少信念。这种信念就是,我们的文学无疑是好的,而且我们未来的生活、活动、技术和创造,也无疑能够继承文学的这种好的传统,即“文统”;拿我们的好的东西和其他族群、社群交流,他们的好的东西我们也欣赏,能够取他人之长、贡献自己之长,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人类共同生活、共同繁荣的精神,我想这就是文化自信的来源。所谓文化自信,就是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,有没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地位,有没有我们自身的贡献,以及我们能做什么、应该做什么。



谈论这个话题首先要认识中国文化这一背景,以及这个背景之下中国文学的永恒价值。这个永恒价值是什么?是它彰显了人的活动,揭示了人存在的意义。这些活动和存在意义的中心就是,导向人成为更好的人,社会成为更好的社会,能够抵御灾难、消除冲突,使人类进入更好的世界,且能与时俱进。我想这是我们要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的支点。


中国文化本身包含了文学,文学建筑在文化整体的发展之中,所以文化自信也建立在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认识之上。我的一个基本认识是,信心来自理解,而且能够引起行动。为什么我们讲“信”很重要?“信”是“知”和“行”之间的重要关联,我信这个东西,我就可以行,为什么信呢?因为我知道。所以现在需要我们的文学家、学者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一个深刻的、具有普及性的了解;而且我们现在不仅要自我了解,还需要别人了解,因为我们的自信不只是为了自我的创造、继承和发展,也是为了帮助人类社会达到一个更好的、全面的境界。所以我们的自信是一种对行为的期待,期待我们创造出更好的文学,同时也期待别人对我们有更深的理解,大家能够交融,能够从彼此的生命深处汲取更多的力量,创造出更好的价值。我们的文化丰富多彩,充满价值,但是往往被历史所覆盖,有些人的眼光也比较短浅,为当前的利益所遮蔽,我们只有深入体会文化,并加以展示和整体地强调,才能使中国文化在阳光之下闪烁出它的光芒。


中国文化中,文、史、哲最为精华,三者相互照亮,形成可读、可思、可信的价值文明。置身其中,不但心神激越,生命活力得以提升,对未来发出心底创造之冲动,也必感恩我们的先贤,鉴赏之余,自信自得之心油然而生。对自身文化的深刻体验、深刻感受,激发我们的自信,进而导向对未来的把握及创造。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不同的时代,这个时代有它美好的一面,也有黑暗的一面,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就是它黑暗的一面。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黑暗面,所以我们尤其要把我们的文化作为一种正面气质、正面价值来进行更深刻的发展,进行创造、再创造,这是彰显文化自信的另一层面。


什么叫“文”,什么叫“学”?文,我想用《论语》里的“文、行、忠、信”来解释。孔子谈“行”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(《论语· 学而》)所以,文、行、忠、信,“文”排第一,是因为行有余力才学文,难道文是有余力才学的吗?我想有两个解释。第一,文低于行,行有余力才学文。这里我想把它反过来说,你只有在行为上有了基础,已然成为一个正直的人,才有资格来学文。因为文能使你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,提升你的气质,从而走向一个更好的创造的境界,所以孔子对孔鲤说:“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”(《论语·季氏》)《诗》代表文的精华。


因此,文体现的是一种在行的基础上的价值,而不是说因为有余力才学文,孔子这句话需要我们重新加以理解。忠、信作为个人的道德行为和国家层面的一种道德准则,更为基础。人要有基本的做人的价值和道德,才能更好地形成文化的修养。文化的修养也不是学有余力而为的。《中庸》说“文理密察”,学文的人似乎容易走向马马虎虎,其实学文是强调观察的,且是密切的观察。从哲学的角度,文能产生理,因为文是文路,是思维的杂陈,把理络弄清楚,就是文。人需要一颗细腻的心灵,察觉到天下之理、天下之情,才能够观察到事物是如何发生、宇宙是如何起源、人是如何行为的。所以人能够通过文来观察其他事物存在的内涵,人了解动物是通过判断动物的行为,我们了解一个异邦人,也是通过体察他们的行为。所以“文理密察”是学文必须要有的一种能力。“文心雕龙”,文心能把龙雕出来,可见人不能只有情,还要有理,还要有文心,文心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。今天我们发展创造中国文学,要有文心,这个文心是载道的,周敦颐说“文所以载道也”,他认为文最终要显示出“道”,可见文的重要性。


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碰到匡人,匡人把他围起来,要杀他,他说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(《论语· 子罕》)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,孔子对文的信心是很大的,在那种情况下,他作为一个文化传统的代表者,即使述而不作,仍有自己的信念、感情,斯文就是他,如果天要丧文,那么他就没有文,但是天并没有丧文,那些外敌又能对他怎么样?这句话对我们现在而言很重要,我们要掌握自己的文化、文化传统,把它当作自己的生命乃至人类的生命之所在,这样对人类的发展就有了信心。


文理密察,观以学文。文可以学,行为可以学,思考也可以学。朱熹很强调读书以学,从哲学上讲,我们明其道,道也可以学。当然这并不是说把文学变成哲学或道德的工具,它彰显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价值。那么,文学有没有道德含义?我认为有,这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内涵,中文的“文”字其实和“礼”很有关系。今天我们当然强调“法”,讲“法”与“理”,“文”与“质”,但是不管文也好,法也好,礼也好,质也好,主体也好,客体也好,都源于人的内在深处,即人的天理之性。这个天理之性和天理并存,所以中国人深信一点:我们与天理同在。也因此,孔子说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。《易经》里说,“物之杂,文也”,文可以把那些不文的东西文饰起来,因此产生了礼。从文到礼的过程,产生了礼经、礼制、礼行三礼。为什么强调礼,因为它是文明的象征。礼又不能太虚假,我们今天的礼制有时是文过饰非。文的原意是文包含了质,即包含了生命的体验,在文的基础上展现人性之善和生命体验的真实价值,因而文能更好地为人接受。无疑,文提供了一种表达的方式,不管是文字语言或其他艺术形式(如以声音为本的音乐与以变化形象为主的影剧),这些方式都有一定的形式要求,必须诉之于众,形成一些基本规范,有类于礼对道德行为的要求。由于此等形式都有实质的内容,方不致流于空泛,且又紧跟生命与生活,更为一个群体所必需,故与规范人际关系的礼有密切的相应性。

文成礼,和为贵。《中庸》说,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,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情感,针对具体的情况我们把具体情感发出来,以达到一种感通反馈,同时能够进行一种交流,使环境和人产生一种和通的关系,而不是一种彼此摧毁的关系。文的价值就在于掌握中和之道,使人产生内心的平静、生命的潜力。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,中国文学的主要支点在于和谐的生命。孔子早就提到这个问题了,就是以和为贵,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西方亚里士多德讲悲剧,认为悲剧也有一种平衡人们感情的作用。我想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,我们很早就通过孔子的诗评,昭示了文学——无论是诗或文——代表了一种人性的真实以及对真实人性直接认知的能力,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。这也说明中国经典记录了人性真实而深刻的普遍性质与原理,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,也是世界文明的永恒价值,我们作为后代能不将之弘扬发挥于全人类吗?


最后,我想简单对中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学传统做一点辨异。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,楚辞、汉赋、魏晋注疏,到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小说、现代论述及白话文发展,都代表着一种人世主义、人文精神;而在西方,荷马史诗、哲学对话录、中世纪神学思辨,则代表一种上帝精神、对立主义。所以西方的文学是以宗教和上帝为尺度,中国是以人的心性为精神,两个传统是有差异的,但是仍可以彼此交流、互相分享,把文学的“杂”变成“和”,我觉得这就是未来人类文学的共同发展。当代小说中有一种“非小说”,比如刘弘一教授写的《两界书》,它谈的并不是一般的小说或者文学,而是以优美的散文来描写不同的信仰,所以我认为文学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,可以以非传统的方式来表达。


我的结论是,中国的文学有八个特性。第一,中国文学立根于人性之原善,并在生活中展现宇宙、生命与人性之自然美。文学可以表达一个族群的宇宙观、生命观及其信仰中的核心价值。中国文学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、个群一体观以及知行合一观不可分离,是以人性本善及志行良知为生命根本。天地之美即人性之美,人之美即对天地、自然之美的感受,也就是中国文学的根本主题。第二,中国文学是人生体验的真情实意诉之于美感的语言表露。中国文学一向重视文字语言的表达,所谓“言为心声”“君子修辞立其诚” 都在强调用语文的真实来实现体验的真实,此一要求把诚正作为文学美感的出发点,张扬了原始的创造力。第三,中国文学重视想象的可能性,同时兼顾现实情感的合理性。中国文学有丰富的想象力,透过传统的诗词歌赋表达得淋漓尽致,但又不会陷溺于怪力乱神之中,近代以来的有些小说诲色诲淫,只是别有用心的时代偏道而已。第四,中国文学阐释生命的奋斗精神及对人生理想价值的追求,把对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把握展现了出来,如《楚辞》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等。


当然也有不少体现了一种潜在的批判意识,尤其在近代文学中,这也是中国生命哲学的表达。第五,中国文学是在道德实践层次上的自由创造。从深层次看,文学是生命的延长,生命的道德意识与自由自主精神也即文学创作的灵感所在,中国的唐诗尤其体现了这一点,读杜甫与白居易尤有此感。第六,中国文学体现及表露人生形形色色,同时反映时代与社会的处境,具有强大的时间与时代意识,消解了悲剧与喜剧的极端性。这一特性反映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之中,究其目的,仍在追求理想的人生,以及人的存在价值与尊严。第七,文学是中国人的人格教养的重要成分,在开放的生活世界中表现为合乎情理的语言与行为,中国的新文学更能彰显此一重要要求。第八,文学在文史哲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与提升生命的活力、意义与乐趣。中国文学是构成世界文学的重要部分,有其特殊性、普遍性,也有其批判性,对人之为人有极高的自觉,不但促发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,也提升了世界文化的品质。




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 



聚焦中国问题 

秉持人文立场

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

欢迎一起“探索与争鸣”





目 录  2020.01 | 2020.02 | 2020.03 | 2020.04 | 2020.05|2020.06|2020.07|2020.08|2020.09|2020.10|2020.11 |2020.12|2019年总目录 热点  区块链|未成年人犯罪|5G|《长安十二时辰》|知识付费|留守儿童|巴黎圣母院大火|《流浪地球》|开放二胎|“佛系青年”  人物  鲁迅|施蛰存|王元化|费孝通|陈旭麓|金庸|哈贝马斯  学者  陈平原|杜维明|葛剑雄|何怀宏|季卫东|罗伯特·帕特南|沈志华|王汎森|乐黛云    天下|祖国|信任|“五四·青年”|人文危机|涂层正义|全球文明  专栏 重识中国与世界|城市与文明|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  会议 数字加密货币|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“科幻景观·文化· 媒介”学术论坛|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| “城市与情感”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(上海)论坛青年论坛  青年  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|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|精彩感言|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·第一期|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·第二期|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  学术圈  学术写作|高校工作时间|学术晋升机制|假期|救救博士生|“青椒”的焦虑|学术圈的“第三世界”|开题报告怎样写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